綠茶是不發酵茶,區別在于殺青過程,干燥,綠茶是高溫殺青,破壞酶活性,達到提香的目的。生茶是低溫殺青,鈍化酶活性,以便后期進行自然發酵轉化。綠茶的保質期一般為2年,生茶可長期保存。綠茶的干燥主要是烘青、炒青和蒸青(溫度都比較高,破壞了酶),生茶主要是曬青(日光干燥,保留酶活性)。生茶比綠茶多了一個蒸壓成形的步驟。現在未蒸壓成型的原料-曬青毛茶也歸到了綠茶類,稱為曬青綠茶,只有經過蒸壓成型才稱為普洱生茶。普洱生茶顏色以青綠、墨綠為主經過時間陳化之后部分轉為黃綠、黃紅色。湯色以黃綠、黃紅、金黃為主。新茶葉底以綠色、黃綠為主,陳茶為紅黃或棗紅色。生茶有苦、澀、甘、甜等口感,香氣比較明顯,新茶易傷脾胃,不過經自然陳化以后茶性就會慢慢變成溫和、褐栗色的茶。生茶主要有清理腸道,降脂,提神,降壓和減肥的功效。一直在喝《溯岳茶坊》的普洱茶,感覺很好。現在也時不時和他們的茶藝師張慈一起聊天,受益良多。gdgd800是她的(wēi)微(xìn)號。她人很好,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問她。喜歡普洱茶不是一時的激情,也不是隨聲附和,不過是時間,日久生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邀請我回答的人,到底是什么動機,也許是我猜測錯了,其實與普洱神茶有關的茶葉問題 是不用邀請我回答的,我說出太多的歷史,會把普洱炒作批評得。古代的茶葉加工,最早的是像現在做菜干一樣,采摘新鮮的嫩芽和嫩枝曬干弄碎,這叫“生煮羹飲”,到三國時期出現了餅茶,魏國張輯的《廣雅》中記載“荊巴間采茶做餅,成以米膏出之”,三國的茶餅是將干燥的茶碎用米湯粘合在一起做成餅樣,這樣方便運輸儲存。這里多說一句,沒有云南茶的事,聊茶就最怕什么事情都往普洱上套,荊州和巴蜀是現在的湖北湖南四川重慶一帶。到唐代以后由于茶葉的使用范圍擴大,尤其是皇家官府對茶葉的認可,并成為祭祀的禮器和賞賜饋贈的禮物,茶葉加工才有比較完善的方法了,唐代的加工是將茶葉蒸煮以后搗爛成茶泥,然后放進模子成圓形或方形,待凝固成型以后再烘焙烤干,使用的方法在陸羽的《茶經》中有詳細的記載就不重復了。到了宋代由于鐵器的大規模使用,鐵鍋開始規模成為家庭用具,那在加工茶葉中,也普遍用翻炒代替了唐代的蒸煮。說句題外話,日本茶道就是保留了唐代的加工技術,所以現在還有的蒸青工藝,而就普遍以烘炒為主了。北宋是古代貴族茶道的巔峰時期,代表性的就是建安貢茶和徽州制茶,將唐代的制茶方法更加精制化和細致化,“龍團勝雪”“銀絲水芽”等等一大批極致的茶名都是出自那時。到南宋半壁江山淪陷以后,朝廷由奢入簡,貢茶的加工和精致都遠沒有北宋的規模和講究,同時在民間一種簡版的散葉片茶開始慢慢加工了,其加工方法就是將青葉炒熟以后,曬干或者烘干,使用的時候將茶葉烤熱碾碎點湯。這種散茶制法就有類似于曬青工藝了。每次聊茶葉歷史,由于普洱的過度吹噓炒作和過多的軟文,每次都需要對云南的事情做一個特別聲明,云南這個詞是元代出現的 元代建立的云南行省,以前是叫大理,南詔,同時現在“如日中天”的普洱也有人考證是取自“步日部”的漢字發音。到明代朱元璋發布罷團茶詔書以后,唐宋以來的團茶工藝慢慢退出茶史的舞臺,換來的是炒青綠茶的技術大發展,到明代中后期,大多數茶區都運用了炒青工藝 ,為清代從綠茶到紅茶黃茶等工藝奠定了基礎。明代是在宋代的茶馬互市的基礎上明確了茶馬司制度的,所以也形成了兩套供應和加工方法,贛徽等地區的茶葉是精致化的加工,供應了中原內部使用,好茶自己喝,而湘川滇桂等邊緣地區的茶葉沿用舊的加工方法做磚餅提供給境外少數民族游牧民族,所以就是落后的曬青工藝,簡單容易加工就行。所以在古代,那些磚餅茶是沒有人清飲的,質量茶口感茶往往泡奶茶酥油茶等調味茶使用,而東南地方出產的茶葉在口味香味上技術越來越精致,才是用來泡茶的。以上這些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歷史上加工茶葉的發展過程和地區的適應性,為什么曬青工藝在落后的云南廣西川西等落后地區,而更講究和經濟繁榮發達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地區用綠茶紅茶青茶等炒制烘焙工藝。曬青茶葉的特點就是工藝簡單,口味等級差,沒有普洱的吹噓炒作,曬青工藝都已經淡出加工歷史了。
云南大葉曬青毛茶,也叫做曬青綠茶,或者滇青,是選用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等加工環節后,采用太陽光曬干而成的綠茶。 大葉曬青毛茶具有香高味醇、厚重甘甜的品質特征。其芽葉肥大、茸毛密長、節間長、含水量高、嫩莖粗、持嫩性強,其茶多酚、咖啡堿等有機物含量高于一般中、小葉種茶樹鮮葉。
曬青是茶葉茶青失水的一種,按照失水速度、程度可分為萎凋和干燥。萎凋是烏龍茶、紅茶,普洱茶、白茶的重要工序,影響茶葉內在品質。曬干也是某些茶葉干燥,如普洱茶原料為曬青毛茶,綠茶中有曬青綠茶,傳統白茶干燥為涼曬。
曬青毛茶是綠茶類中用日曬干燥的青毛茶,青毛茶除少量供內銷和出口外,主要作為沱茶、緊茶、餅茶、方茶、康磚、茯磚等緊壓茶原料。曬青茶中質量以云南大葉種所制的滇青 。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粗壯肥碩,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香味濃醇,富有收斂性,耐沖泡,湯色黃綠明亮,葉底肥厚。曬青毛茶產地有云南省景谷、玉溪、文山、楚雄、江河等。
陜青是產自陜西的綠茶,主要產地以為中心,包括安康、漢中等地市。因茶葉中含有豐富的鋅、硒等微量元素,一直被制成條形曬青綠茶,其條索緊結,香氣芬芳,沖泡后湯色黃綠,栗香馥郁,滋味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