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城里有很多賣茶的店,有機會可以去勐??h城,那里滿大街的茶廠開的門市,那里號稱最大的普洱茶
北京聚寶龍——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七五四二圓茶,后人慣稱88青餅。正值茶質轉化的高峰期,承接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的茶品。面料芽茶亮澤,茶湯滋潤細致。此組茶餅的標識還是更版前的印文字體較大的版本。除了88青,還有許多勐海老茶,大益老茶和下關老茶,歡迎品鑒
勐海有八個茶山,位于瀾滄江以西,從北往南,分別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賀開、布朗山、景洪勐宋;巴達在西部。茶山名:帕沙普洱茶山釋名:“一座山,一條河”茶山地理:勐??h格朗和鄉西南帕沙村,處于南糯山與布朗山之間,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500毫米。古樹產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茶山歷史:帕沙村唐宋時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種茶,目前仍保留相當數量古樹。古樹現狀: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園有2900畝左右,每個寨子都有一定數量的古樹資源。幾百年樹齡的古樹存量很多,大樹成片,基本未經矮化,保護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樹茶較為出名。茶質特色:帕沙古樹苦澀明顯,但可以化開,清甜亦顯,生津明顯,山野韻足。茶山名:巴達普洱茶山釋名:“仙人腳印”茶山地理:勐??h西部,原屬巴達鄉,今屬西定鄉,西隔南覽河與相望。海拔1580-2000米。古樹產地:曼邁、章朗、曼帕勒等。茶山歷史:巴達茶的出名主要是因為1962年發現的巴達野生大茶樹,為云南成為世界茶發源地做出了貢獻,勐海茶廠在巴達地區也有規模龐大的臺地茶基地。其實除了野生茶和臺地茶,巴達的栽培古樹茶資源也很優秀,是當地的布朗族先民種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過1400年歷史。古樹現狀:巴達章朗、曼邁等地的古樹茶園自然環境保存較好,茶園與森林共生,古茶樹自然生長,大多沒有矮化,有少量小葉種。古茶園共有兩千畝以上。茶質特色:山韻飽滿,香氣純正,苦澀明顯,湯中有甜,回甘快而明顯。茶山名:曼糯普洱茶山茶山地理:勐??h最北端,屬勐往鄉勐往村,同普洱的瀾滄和思茅區交界。這里是瀾滄江出普洱市、進入西雙版納的 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古樹產地:主要有三個寨子,大寨、上寨、中寨。茶山歷史:這里曾是勐海通往瀾滄的古道,歷史上曾經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后來勐海通往瀾滄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區逐漸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樹資源。古樹現狀: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經過較大破壞,很多古樹被砍掉種糧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畝左右。茶山環境歷經破壞,植被比較單一。茶質特色:山野氣韻清晰,苦澀明顯,回甘較慢,香氣較濃郁。茶山名:勐宋(勐海)普洱茶山釋名:“山頂上的壩子”茶山地理:勐海縣勐宋鄉,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其中那卡茶區海拔1600米,保塘茶區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古樹產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那卡(臘卡)茶山歷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區之一,那卡也是版納最負盛名的產區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漢人遷入經營茶葉生意。大曼呂等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園,成為勐海茶廠的重要原料來源。古樹現狀:勐宋地區的古茶園目前還有3000畝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為出名,保塘茶區保護的最為完好。那卡古茶園種植密度較大,其中有一定小葉種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畝。保塘古茶區與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較低,散布在森林里。還保留了一定量較粗大的老樹。茶質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樹茶普遍茶香純正,苦澀明顯,山野氣韻強,回甘較慢。茶山名:南糯山普洱茶山釋名:“(產)筍醬(之地)”茶山地理:勐??h格朗和鄉,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縣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氣溫16-18度。古樹產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茶山歷史:南糯山種茶歷史悠久,享有盛名,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征時曾在此種茶,雖系傳說,但古濮人種茶的歷史則十分久遠,后來哈尼人遷入南糯山開始種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樹王即是歷史的證明。在和新成立后,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時期這里是云南機器制茶的發祥地。八十年代大規模開發茶園時對古樹有一定的破壞。古樹現狀:目前南糯山古茶園約12000畝,是版納地區最為著名和面積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園分布在9個自然村,由于分布較廣,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區別以半坡老寨的茶最為出名。由于代經歷史變遷,南糯山古樹,矮化老樹,臺地茶并存,古樹茶品質有所下滑。茶質特色:湯質飽滿,回甘較快,山野氣韻較顯。傳統上南糯山茶香氣較飽滿,苦澀明顯,近年來苦澀較弱,香氣較不顯。賀開古樹群茶山名:賀開普洱茶山釋名:“ 看到太陽之地”茶山地理:勐??h勐混鎮賀開村,北連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區,東鄰拉達勐水庫,西面腑望勐混壩子。海拔1400-1700米。古樹產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邁、曼蚌、曼囡等茶山歷史:賀開拉祜屬古羌人余脈,很早就在賀開一代種茶。當地人以諸葛亮為茶祖,每年有儀式祭拜。當地還流傳這古茶樹的傳說。近代賀開也是版納較為著名的茶區之一。古樹現狀:賀開現有連片古茶園9000畝以上,分布于賀開、曼蚌2個村委會7個寨。賀開古茶園在西雙版納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間有十幾株樹齡近千年的大茶樹。古茶園自然環境保護較為良好。茶質特色:湯質飽滿,略有苦澀,苦澀化甘較快,山韻明顯。布朗山茶山名:布朗山普洱茶山釋名:布朗族聚居地茶山地理: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南與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對海拔較低,約1200米。古樹產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茶山歷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種茶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目前在老曼娥寨還保留有較大規模的古茶園。老班章古樹在本世紀早期開始逐漸為人所知,從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顯特點,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稱譽,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場價格的重要參考點。古樹現狀: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園兩千多畝,以老班章樹齡較老,自然環境保護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當數量的古樹。老曼娥寨的古茶園面積更大,有三千畝以上。總體來說,當地人為維護老班章聲譽,茶園生態保護和管理不錯,但和大多數名山一樣,存在過度采摘的情況,茶質有所下降。
其實不太建議在景洪買茶,當時我去打聽版納的茶大多都不會經過景洪,而是從勐海直接走的,可以考慮坐車去勐海的大益莊園看看,還可以體驗做茶的過程!
云南溢慶源茶葉有限公司位于西雙版納勐??h,旗下擁有普洱茶原料(茶葉種植基地)普洱加工廠(勐海盛和茶廠)等自主品牌, 生產經銷批發的普洱茶暢銷消費者市場,在茶客中享有較高的地位。經銷的普洱茶品種齊全、價格合理,產品質量有保證,多品種經營特色和薄利多銷。